2012年湖南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真題及答案
絕密★啟用前
2012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語 文
答案必須答在答題卡上指定的位置,答在試卷上無效。
一、語言知識與語言運用(共24分,每題4分)
1. 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項是
A. 凋零 惆悵 雕梁畫棟
B. 壓軸 軸線 群輕折軸
C. 卷宗 眷顧 卷土重來
D. 揭曉 間歇 竭澤而漁
2. 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 洪荒 滄穹 披星戴月
B. 玄奧 炫耀 喧賓奪主
C. 逆料 凝望 鞠躬盡瘁
D. 沉緬 惰性 欲蓋彌彰
3. 一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幾萬年前,撒哈拉地區曾經植物豐盛茂密,河流 東南西北,湖泊 ,洪水經常泛濫。公元前2000年以后,氣候干燥程度加劇,湖泊干涸消失,植被 退化,這里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A. 橫貫 漫山遍野 枯竭 B. 縱橫 漫山遍野 枯竭
C. 橫貫 星羅棋布 枯萎 D. 縱橫 星羅棋布 枯萎
4.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位負責人說,中學生校服價格比較穩定,不會因為物價的上漲而“水漲船高”。
B.大家贊揚這個方案猶如抱薪救火,一定會把這次改革的“三把火”燒得更加旺盛。
C.海洋污染不像陸地環境污染那樣觸目驚心,公眾了解信息的途徑也非常有限。
D..綠色植物擺放在室內,不但賞心悅目,還可以起到美化環境、凈化空氣的功效。
5. 下列句子有語病的一項是
A.三個蘋果改變了世界:一個誘惑了夏娃,一個砸醒了牛頓,一個握在喬布斯手中。
B.鳥類的大腦雖然很小,卻顯示出遠比人類過去所想象的更復雜、更聰明、更神奇。
C.過度開發湖洲,破壞了洞庭湖的生態環境,其必然結果是人類遭到大自然的懲罰。
D.人,來到了海南島的最南端,賦予天涯以形,賦予海角以影,固定了“天涯海角”。
6. 填入下面橫線處,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雨過天晴,舉目四望,但見朵朵白云托出早晨燦爛的太陽。經春雨洗刷一心的 ,以至年輕的牧馬人,都被旭日鍍上了一層金。
A. 潔白的氈包、威武的駿馬、廣闊的草原
B. 威武的駿馬、廣闊的草原、潔白的氈包
C. 廣闊的草原、潔白的氈包、威武的駿馬
D. 廣闊的草原、威武的駿馬、潔白的氈包
二、閱讀下面文字,完成7~10題。(共16分,每題4分)
人類作為一個物種,所有個體都具有共性;同時,每一個個體之間也有不同的個性。共性與個性之間的沖突就是基因組的全部意義。基因組不僅形成了我們與其他人之間的共性,也形成了我們自己體會過的個性。有些人在情感上比較遲鈍,有些人卻一碰就跳;游戲而在壓力面前很焦慮,有些人卻尋找風險;有些人很自信,有些人很怕羞;有些人很安靜,有些人喋喋不休。我們稱這些差異為“個性”。這個詞的意思并不僅僅指外在的性格,也指內在的、個體化的性格特點。
多巴胺的一個“表親”5-)色胺,是存在于大腦里的另一種單胺,它是個性的化學表現。如果你的5-羥色胺水平異乎尋常地高, 你可能會是一個有強迫癥的人,有
7. 下面對第一段文藝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因為人類是一個特殊物種,所以在性格上表現出共性與個性的沖突
B. 共性與個性的并存是由基因組決定的,是生物個體普遍存在的現象
C. 不同人在性格行為上存在巨大差異,這些差異構成課每個人的個性
D. 所謂個性,既指外在行為模式的不同,也指內在基因層面上的差異
8. 下面對第二段文意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 多巴胺受體存在于D4DR基因中,它的任務是接納一種神經遞質多巴胺
B. 多巴胺要多巴胺受體所在的神經細胞發出電子信號之后才能被釋放出來
C. 大腦的工作方法就是電子信號的不斷轉換,多巴胺的接納是其典型模式
D. 多巴胺是大腦里主管“動機”的機構,可以調整自身流量決定個體性格
9. 下面對第三段有關詞語或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表親”一詞,表明5-羥色胺與多巴胺的化學性質十分近似,是一類物質
B. “個性的化學表現”一語,表明5-羥色胺在決定個性特征上更具有標志性
C. 這一段中用兩個“異乎尋常”,語意有著明顯的不同,前者褒,后者貶
D. “這是否意味著”一語含有推測和假定的意味,引出下文幽默風趣的表述
10.下面對第四段文意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 實驗表明,“猴群里的尊卑次序”會因5-羥色胺水平的高低而有所變化
B. 人們知道了自己的5-羥色胺水平,可以從根本上預見和控制自己的行為
C. 5-羥色胺決定了個體的行為,這些行為不會因為社會環境的影響而改變
D. 雖然5-羥色胺決定了個體的行為,但最終起到決定作用的還是社會因素
三、(25分)
閱讀下面的現代文,完成11~14題。
我曾經到過沙漠和戈壁灘。在浩瀚無涯的荒涼中,哪怕見到一棵小小的綠草,也會感
綠洲是永遠不會消失的,盡管它可能在遙遠的地方。當然,并非人人都能尋找到那片綠洲。有些人,可能已經走近綠洲,卻仍會失之交臂,甚至會在離綠洲不遠的荒蕪中躺倒,饑渴待斃。綠洲對于他們只是夢幻,他們認為夢永遠不會變成現實,于是連做夢的興趣也喪失了,哪里還會有耐心和毅力去尋找綠洲呢?這時,如果有一棵翠綠的小草突然出現在他們絕望的視野里,該有多么好!小草和綠洲之間,畢竟不能畫等號。兩者的差距還非常遙遠。然而誰能否認,希望之光,有時往往像一莖小草那樣弱小而不顯眼,悲哀的事那些從此緊鎖了門窗的心靈,再不愿發出黑暗中的微光,不愿再小草前停下腳步,聽一聽這綠色生命的呼喚,然后再走向遠方。你不相信吧,小草是一些神奇的手指呢!
我也看見過沙漠中的廢墟,這是被先人遺棄的城市的殘骸,宮殿、廟堂、市場、民宅,
為什么有時身處繁華,卻依舊四顧茫然,新仿佛被拋在沙漠?是的,物質的繁華絕不等同于精神的富足。揣著一顆空虛的心靈在眼花繚亂的物海中流浪,清淺的腳印何等凌亂。多么渴望心里擁有一片綠洲。這綠洲不會因為氣候和環境的變換而枯黃。這樣,即使遠離都市和人流,也不知恍然是錯。任你烈日似火,任你風沙蔽天,我可以在綠蔭中寧靜地面對一切,思緒乘風遠去,自由如高飛的鷹。抵達這樣的綠洲,也許有千百條途徑,我只想尋求其中的一條。
(節選自趙麗宏《小草和綠洲》)
11. 在第一段中,作者說沙漠或戈壁灘上的“一棵小小的綠草”會給他“驚喜和親切”。這是因為:小草是 ,是 。(用原文填空,4分)
12. 根據第二段的文意,說說下列語句的含義。(7分)
做夢的興趣:
緊鎖了門窗:
神奇的手指:
13. 從前的城市變成了“沙漠中的廢墟”。對其原因作者作了怎樣的推測?他有事如何評 價人們背井離鄉、遠走他方的?(6分)
14. 最后一段在內容和寫法上與前面三段有什么不同?綜觀全文,概括本文的主題思想。 (8分)
四、(25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題。
【注】①楊子:即楊朱,戰國初期哲學家。②黨:這里指親戚朋友。③豎:童仆。④反:同“返”。⑤奚:為什么,怎么。⑥之:往。⑦移時:歷時,指長時間。⑧命:指楊子的想法或見解。
15. 鄰人追羊前后,楊子的態度有什么不同?(4分)
16. 將文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并聯系這些語句的內容,說說楊子“戚然變容,不言者移時,不笑者竟日”,不回答門人提問的原因。(8分)
17.從這則寓言故事演變出的一個成語是什么?解釋這一成語在現代漢語中的意思。(4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8~19題。
秋齋即事
[宋] 許 棐
桂香吹過中秋了,菊傍重陽未肯開。
幾日銅瓶無可浸,賺他饑蝶入窗來。
【注】了:結束。銅瓶:這里指花瓶。浸:泡、栽,指栽花。
18. 詩的前兩句寫景,是如何表現時令的?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緒?(4分)
19. 說說后兩句詩的意思,并指出它們表現出怎樣的語言風格?(5分)
五、作文(60分)
20.《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老子》說:“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荀
長沙理工大學(自考本科、成考本科)報名即將截止,請需要提升學歷的同學們,趕快攜帶身份證原件前來報名(來校前請提前預約,上午8:00-下午5:00),外地學生可網上預約報名。 地址: 咨詢報名:、 (微信同號) 注意: 請勿通過中介或公司報名,中介或公司規模小,業務較多較雜,自考等學歷從報名到拿證的時間較長,如果在公司或中介處報名,一但中介或公司因各種原因更換業務,后期的考試將出現無人管理無法拿到畢業證的局面;甚至常有學生交納第二年費用后,找不到公司或中介,導致考試中斷財產損失等嚴重后果。 |

-
無相關信息